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15.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绸庄常“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在南浔镇以产“苏经”闻名,农家“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鲜、咸水产抵偿借款。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B.江南市镇商品经济高度专业化C.货币供求矛盾推动商业发展D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
2、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23.大学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从建立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欧洲面貌为之改观。这一结论是基于A.大学孕育着思想进步的因素B.欧洲大学发展处于领先地位C.欧洲的大学享有独立的地位D.大学促成了欧洲城市的自治
3、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2.古罗马法学家特里封宁曾举例说,某人在别人那里寄存了100元,事后因重罪被流放异邦而失去了罗马市民权,但他仍按照契约拥有索回的权利。之后他又否定了这种权利,因为从维护整个法律秩序的本质来看,应该没收寄存的钱。这反映了罗马法A.注重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B.遵守诚实信用原则C.强调忠实契约须符合正义D/缺乏客观统一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