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答案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0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内环境,A错误;④细胞内液在体液中约占2/3,①②③含量之和约占1/3,B错误:②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即③含量升高,D错误
2.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以确保安全,A正确;实验中除了空白对照外,还有自身的前后对照,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做重复实验,B错误;实验开始时,需对水、缓冲液、生物材料的pH进行检测,C错误;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D错误
3.D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影响内环境稳态的不仅是环境因素,机体的自身代谢也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一些疾病如遗传病不是由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4.D自主神经系统指的是除支配躯体运动的传出神经以外的其他传出神经,包括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B正确;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支气管扩张,血管收缩,C正确;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瞳孔收缩,消化液分泌加强,D错误
5.B由于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Na+通道运输Na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所以蝎毒进入图中轴突周围,则兴奋无法沿着神经纤维向b处传导,A正确;在人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图中③→⑤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是N+内流引起的,所以该过程中Na+通道打开;①→③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静息电位是K+外流引起的,所以该段K+通道打开,C正确;若b处是唾液腺细胞膜,则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唾液腺细胞后会引起唾液腺的分泌,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则乙酰胆碱会在图中的突触处连续发挥作用,可能使唾液腺连续分泌唾液,从而出现口吐白沫的现象,D正确
6.A排尿反射是低等的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A正确;婴儿易遗尿是因为其大脑发育不完善,B错误;高位截瘫者小便失禁是因为大脑皮层与排尿中枢之间的联系中断,所以大脑无法控制排尿,C错误;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D错误
7.B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区域,A正确;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B错误;S区受损不能讲话,H区受损不能听懂别人讲话,C正确;W区控制书写,V区控制阅读,生物考试需要阅读和书写,D正确
8.C从散热量的变化可以推测T2低于T1,进入寒冷环境后散热量先增加,然后再通过调节可降低散热量,如皮肤血管收缩等,骨骼肌战栗可以增加产热而不能减少散热,C错误
9.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肾小球细胞不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B错误;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则尿量会增加,C正确;饮用过多的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会降低,D错误
10.C由于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较多,而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较少,所以寒冷环境中尿量要多于炎热环境,所以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寒冷环境中⑤的分泌量会少于炎热环境,C错误
11.A方式①中的化学物质不会是胰蛋白酶,B错误;体温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有方式①和方式②,C错误;如果方式①中的细胞乙是肝细胞,则细胞甲可能是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等,D错误
12.B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B细胞和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错误
13.D体内自身衰老、破损和癌变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A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若侵入机体,也会引发机体产生抗体,B错误;细菌细胞外有细胞壁,不存在蛋白质分子,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D正确
14.C树突状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C错误
15.B正常情况下神经一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A正确;患者兴奋由神经传到肌肉细胞,在此过程中,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但因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被破坏,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蛋白结合,所以在突触后膜上不能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致病机理是抗体破坏了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因此增加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数量,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则可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发挥作用,可能缓解该疾病症状,C正确;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D正确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3126B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答案第一部分
(1)为消除摩擦阻力的影响,实验前应平衡阻力。有两个小组分别用两种方案来平衡阻力:a.将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木板上表面水平,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滑块连接,在砂桶中加入适量的砂子,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滑块,若滑块匀速运动,则平衡阻力成功;若滑块未匀速运动,多次改变砂桶内砂子的质量,直到滑块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取下砂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滑块连接,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所示,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滑块,若滑块匀速运动,则平衡阻力成功;若滑块未匀速运动,多次改变木板倾角,直到滑块匀速运动。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填上述中的“a^3”或“b”),若b中长木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答案第二部分(待更新)
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力1=0.4,物块P的重力为40N,物块Q的重力为20N.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求:(1)物块Q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拉动物块P所需的力F的大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