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试题答案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

3.秦汉时期,民众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记其姓名、年龄、籍贯、住址、职业,爵位,按照其是否课役,以十四五岁为界线,十四岁以下称为“注男”“小女”,十五岁以上称为“大男”“大女”,每年秋冬季节进行比对,不仅统计每户人口的增减,还包括身高、样貌、肤色等信息,只有边远地区才允许三年比对一次。这说明秦汉时期A.人民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完备C.重视基层管理D.男女地位平等

2、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历史的真伪与史料的价值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日,康有为知晓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意识到国家危亡在即,于是组织“公车上书”随后,在松筠庵聚集十八省共一千二百余举人,共商上书拒和之事。康有为以为“士气可用”,以“一昼二夜”写就“”,一千两百余名举人签名。此书“遍传都下,士气愤涌”。四月八日,康有为等至都察院请其代为呈递,但都察院以议和已经“用宝”(光堵帝已经批准)为由,决绝了此次上书。摘编自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材料二2005年茅海建发表《“公车上书”考证补》,以更加半富翔实的档案史料和细密精致的推理论证,将以上论点进一步坐实。据作者统计,其中,举人们有1500余人次单独上书,135人次参与了官员们组织的上书。从这些上书的分析中,作者认为上书拒和的主力并非进京应试的举人,而是各级官吏,反对拒和者却寥寥无几。作者认为有两个“公车上书”:“一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的上书,其数量多达31件,签名的举人多达1555人次,且上书已达御前;一是由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举人联名上书,那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摘编自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对“公车上书”的看法,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分)(2)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简析材料一、二的史学价值。(6分)

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河北)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11.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收益与经营管理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风险中解放出来。这促使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敢于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殖民的事业中去。东印度公司这种管理模式A.反映了商业革命的成果B.是价格革命的最重要表现C.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常态D.是新航路开辟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