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历史2(二)答案 【20·CCJ·历史(二)—SD】(山东版·历史),查看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答案,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
更多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答案核对请持续关注我们http://yhfrose.cn/。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历史2(二)答案 【20·CCJ·历史(二)—SD】(山东版·历史)资源验证如下:
2(玄宗初(公元713年),置翰林待诏,掌管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后又选文学之士为翰林供奉,与中书省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供奉为学士,别置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这些做法
A.说明三省六部制已名存实
B.表明宰相退出朝廷权力中心
C 提升了宰相群体的文化素养
D.调整了辅政体制和中枢机制
答案:
1.C本题考查墨家的科技思想。材料中的“巧传”是指世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求”即求取、探究;“求其故”是指对世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要询问“为什么”,揭示其原因、本质和规律,从而将手工业技术上升为科学理论。故墨家的“巧传则求其故”道出了墨家建构科学、形成理论的过程、方法和机制,说明墨家具有高度自觉的科技理论意识和科技思想,故选C项。材料体现不出“实用性”,排除A项;B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完整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D本题考查唐代政治。由材料中的“与中书省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可知,三省中掌握决策、草拟诏书之权的中书省的权力被翰林供奉、翰林学士院分割,这是对辅政体制所作的改革;也使行政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3.D本题考查古代经济。由所给表格中治水活动的次数及地理分布情况可知,秦汉时期,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个省份的治水活动约占全国治水活动的12.5%;三国两晋时期,这一比例上升到约35%;南北朝时期,上述四个省份的治水活动更是占据了全国治水活动的约79%,这反映出江南地区被开发的程度在不断地提高。故选D项。南北朝及后来的五代十国都是分裂动荡时期,A项错误;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政治中心都在北方的长安,B项错误;表中信息体现不出北方与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快慢,排除C项。
以上就是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历史(二)答案 【20·CCJ·历史(二)—SD】(山东版·历史)的部分答案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