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高中试卷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一篇多题)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一篇多题),以下展示关于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一篇多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一篇多题)

1、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一篇多题)1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海水和山岛。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2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

2、,不恰当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首句点出作者闻讯王昌龄左迁的时节是花落飘零鸟迁徙的初秋。B“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子规的啼声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有了伤感气氛。C诗人想到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夜郎去,是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D第四句是对第三句诗人奇想的回答,这句诗中浓缩了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3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

3、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4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本诗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B首句选取“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点明并烘托了特定节令和环境,渲染了伤感的气氛。C次句由言事转入写景,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D后两句借明月抒发情感,表达。

4、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5下面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B在布局上前三句全是写景,而且每句都直接地提到了抒情主人公。C这首散曲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D这首散曲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的他乡游子的悲哀。6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5、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这首诗以“临”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B实写诗人所想象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襟。D这首诗歌采用了欲扬先抑,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7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8阅读古诗,完成下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诗,是诗歌的线索。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4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