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试题答案

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1、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选择部分

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

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组曲线是在pH=7.0、20^C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15ma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A.悬液中酶的浓度B.H2O2溶液的浓度度CC.反应体系的温度D.反应体系的pH

2、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8.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Fe、Cu、Ca等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在细胞中也具有重要作用B.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或脂肪C.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都含有Mg,Mg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D.RNA所含的元素种类一定比蛋白质所含的元素种类多

3、山西省2024年第二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期末考试试题(卷)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实验题部分

1.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B.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C.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D.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