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试题答案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1.《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A.加速了王权与族权的分离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C.利于推动西周文化的传播D.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

2、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

2开雇佣兵制度先河的是英王亨利二世,它废除封建义务兵役制(采邑制)代之向封臣征收“盾牌钱”,用以招募雇佣军。1176年亨利二世一改过去清查土地数量而为清查骑士数目作为征收“盾牌钱依据,由此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税收。雇佣兵制在英国的A促进了王权力量的逐渐强大B.阻碍了土地私有权的发展C.加强了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D.化了国王与封臣的矛盾

3、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馆”,一千多年来各种宗教在此长期共存,和谐发展。泉州早在五千年前有闽越族在此聚居,艰苦的耕海牧洋生活,使其具有泛神信仰特征,只要是有用的、有利的神灵就加以信奉。魏晋时期汉人从中原地区迁居至此,与原有民族融合。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来此经商、定居,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相继传入泉州。信奉伊斯兰教的商人与汉族通婚,繁衍后代,成为回族的祖先,泉州社会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构成的移民社会。宋元政府采取较为开放的姿态,授予不同宗教背景的蕃商相应官职,管理泉州的商贸活动,例如南宋长期掌管泉州市舶司的蒲寿庚就是穆斯林。——摘编自马照南《泉州宗教文化相容共存之品格与现代价值》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引发了欧洲各地的宗教纷争,新教派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冲突激化,导致了长期的宗教战争,例如德国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始于1618年,主要是由于信奉新教和天主教的德意志诸侯之间矛盾冲突,并将欧洲各个国家卷入战争。战争的可怕后果迫使各方开始寻求和平解决宗教争端的运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各国统治者有权自由选择国家的宗教信仰,以一种相对平等和公正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各国的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宗教宽容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一些开明君主和思想家进而主张国家与教会分离,不允许宗教干涉国家政治和世俗生活,宗教只是为促进个人道德修养和保持“良心”的手段。荷兰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强调个人的内心信仰和良知,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和教育来解決宗教争端,而不是通过暴力和迫害。(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泉州地区各种宗教得以长期共存和谐发展的原因。(——摘编自孙浩然《近代欧洲宗教宽容的起源及其启示》(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战争爆发的背景,并分析宗教宽容原则的重要意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