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广东卷),以下展示关于2023届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广东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新高考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道”与“仁”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具体方法不同,但是所彰显
2、的价值观则基本相同。老子之“道”,是万物生成的本原,又是现象存在的本体。道,表现在价值原则上是“上善”。上善,就是至善的道德。万物中,水最能体现道德之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表现在行为上是“无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像水那样为而无为。行为的核心是“治国治身”。治国顺乎民性,修养生息。治身以学养性,行循自然。道,表现在主体性情上是“复性”。复性,就是回归于本然之性。本然之性至真至纯,是圣人道德境界的标志。出乎本性的道德是“上德”,迫于外在规范的道德则是“下德”。孔子之“仁”,是君子道德人格的核心,又是伦理秩序的规范。仁,必须形之于“德”。仁
3、,是心性修养的一种抽象存在,必须以道德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所以,孔子既将仁作为人生矢志不渝追求的道德目标,又将仁作为人生修养的道德品质,其核心是“爱人”“济众”。仁与德,必须表现在博爱与正已之间。仁,必须导之于“礼”。自由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秩序建构是存在的必然前提。孔子既强调“克己复礼”,自觉遵守秩序;也热爱生命自由,在不越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人生。仁与礼,必须落实于自由与规范之间。仁,必须成之于“行”。“仁”是君子精神世界的支点,但必须落实到人生行为之中,才能彰显其意义。孔子将君子之道概括为“不忧”“不感”“不惧”,并强调唯有仁者、智者、勇者才能做到。仁与行,必须落实于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9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