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高中试卷

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3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卷+答案

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卷+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卷+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卷+答案

1、高三历史第 1 页共 6 页20222023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 史 试 题历 史 试 题总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75 分钟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可见A历史真实都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B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C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基本成熟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

2、一体格局2 北宋赵孚指出:“庄宅多有争诉,皆由衷私妄写文契,说界至则全无丈尺,昧邻里则不使闻知,欺罔肆行,狱讼增益”,建议由朝廷制定统一的官契,以减少土地交易纠纷。据此可推知,宋代A租佃风气盛行B土地流转频繁C商品经济繁荣D官府控制松弛3 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元朝大力开通这些交通线路主要是因为A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B地方行政制度发生重大变革C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D不同民族交往交流得到加强4 下表为清朝雍正年间军事将领陈

3、伦炯海国闻见录的目录及内容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内容简介内容简介天下沿海形势录记述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东洋记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东南洋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南洋记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小西洋记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大西洋记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昆仑记南澳气记 记录“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A清国家主权意识的上升B近代国人海权意识明显增强C有识之士渐渐关注海洋地理D开明人士尝试探索国家出路高三历史第 2 页共 6 页5 蒋廷黻在近代史中写道:“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

4、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于是,这“少数人”A创办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C开始了早期近代化的尝试D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6 陈独秀撰文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旨在强调A共和体制不能为带来真正改变B巩固民主政体须彻底批判旧思想C北洋军阀的混战导致政治分崩离析D政治的尝试是一场荒唐闹剧7 发出指

5、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最大决心和努力,放手发动与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这一指示的贯彻A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准备B巩固了国民的基础C表明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D支援了解放区的自卫战争8 1950 年初中苏条约的签约动议完全由中方所提,内容也违背苏方初衷。在对朝出兵问题上,苏联一再出尔反尔,最后仅限于声援,但义无反顾制定了参战决策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这表明我国A迎来建国后第一次建交高潮B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贯彻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推进对话不对抗的外交新路9 下图为 1978-2010 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统计情况(单位%)。

6、对图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主义现代化已经基本实现B工业化永远是经济增长主动力C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世界潮流D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走低10按照“入世”的相关承诺,我国将逐渐开放出版业市场,据此我国全面修订了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也制订实施了一批新的出版业规章。这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A出版业管理日趋规范B得以参与制定国际规则C传统出版业日益繁荣D法制建设发生根本变革高三历史第 3 页共 6 页11仔细观察右图,时空不同,文化各异。下列选项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崇尚理性和思辨B吉尔伽美什赞美苏美尔英雄史诗C摩诃婆罗多遵循种姓等级制度D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反映阿拉伯民族历史12印加帝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这表明,当时印加帝国A出现民主政治的雏形B国君独揽了国家行政大权C的行政效率较高D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体系13下表为 15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对下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6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