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临天下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卷一,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卷临天下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卷一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
1、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高一人教版答案
2、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第一套从中华文明
3、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数学第四单元导数及其应用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⑤
联系史实可知,①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说法错误,所分土地应为无主荒地;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说法错误,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说法正确;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说法错误,并未限制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说法错误,封建从未解决这一问题。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全面认识均田制。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但是,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保证了北魏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农民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7.A【解析】由图表可以得出1901年、1908年、一战前这三个时间点汽车工业工人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德国汽车的年产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可知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故A项正确;仅仅就汽车产业来看,无法得出德国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的结论,排除B项;全面干预经济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轻重工业比例问题,排除D项。.
16.(1)特点:记载规范;内容细致。(4分) 作用:加强控制;便于征发徭役赋税。(6分) (2)处理:以出土文献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2分)原因:《史记》《汉书》都是汉代记录前朝的文献资料,可能存在缺失遗漏;里耶秦简是秦代的公文简牍记载,可信度高。(4分) (3)史料价值:是研究秦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3分)可用于研究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制、户籍制度、邮驿传递制度);(3分)研究秦代的文字的演变、公文书写材料。(3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秦简中详细记载了南阳里户主的姓名、职业、爵位、民族、家庭成员构成及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职业、爵位等,可知记载规范、内容细致。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秦朝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县,县下设乡、里,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故有利于加强对的控制;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加强户籍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化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第一小问处理,据材料二“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而文献记载中并无“洞庭郡”的记载可知,文献史料在记载中出现缺失,应该用实物史料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第二小问原因,史料按内容大体可分四类:文献、实物、口述和图像。文献史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但因个人、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描述错误;实物史料因其客观性、直观性使其成为研究历史的可靠来源,可与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史记》《汉书》是记录汉代历史的文献史料,可能会存在缺失遗漏;秦简是秦代公文简牍,属于实物史料,可信度较高。 (3)里耶秦简属于实物史料,按其价值来说属干第一手史料;据材料一秦简K27详细记载了秦代户籍信息以及材料二里耶邮简可知,该史料可用于研究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据材料二里耶出土的邮简可知,该史料可直观研究秦代的文字演变、公文书写材料。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5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