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2020级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四川省广安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2020级一诊模拟考试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四川省广安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2020级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直接访问www.kaobufan.com(考不凡)
1.器物,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能直观而敏感地反映出历史时期的时代性。莲鹤方壶(下图),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反映了春秋时期自由昂扬的时代风貌,与商周时期厚重庄严的青铜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B.变革影响青铜铸造C.统治者个人的审美偏好D.礼乐制度影响力的消亡
共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被学术界公认为我国传统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商业经营主体除了职业商人外,已扩展至农民、市民、手工业者、官吏、皇室、士绅、僧道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受商业利润的吸引,农民、手工业者兼营商业和完全转化为商人的日益增多。要致富,“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观念广泛流行开来。当时以编书、刻书、印书、卖书为主业以及从事利润较大业活动如卖酒、贩茶等士商阶层的形成,更成为宋代的一道独特风景。当时士子间盛传的“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的请语,以及苏轼诗云“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等,都表明士商兼作甚或弃儒从商的普遍。摘自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材料二明清时期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弱,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对经济直接干预的减弱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是从明代中叶开始一直到清代摊丁入地的一系列赋役制度的变革。力投折银和匠班制的废除以及最终的摊丁入地,使农民逐渐摆脱了官府的人身控制;賦税折银则使农业生产与田赋脱钩,有利于小农的自主经营。这一赋役制度的变革为各家户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解除了枷锁,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与流通相关的政策变化,如:漕运制度中的允许漕船带货到廑商船海运到最终废除漕运;从明代的禁海到清初的开海;从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到鸦片战争后的开口通商等。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市场网络与市场机制的逐渐形成提供了条件。—摘自许檀《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近代化过程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不断加强的主要因素(8分)
5.明末清初思想家全祖望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中说:“儒者之学,经天纬地”,学者“不为迁腐,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而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主张“所贵乎史者,述往以夫徒繁则恶用史为”。这些主张和要求未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繁,而世之之大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要关注现实C.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D.批判了古代君主制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5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