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综合素养评价(HZ)政治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综合素养评价(HZ)政治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综合素养评价(HZ)政治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直接访问www.kaobufan.com(考不凡)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電时期设置属国都,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腻,统统唐王朝的。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材料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观念出现的背景。(5分)
11.李浩与人交往时,常常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并且他只愿意与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交往,不与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差的人交往,还经常讽刺嘲笑他们,慢慢地学们都疏远了他。李浩的经历说明()①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②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③交往中我们要平等待人,不要盛气人④李浩的同学没有宽容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汉王朝成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汉初郡国并行,此后在郡国之上设刺史部,监察地方,再后演变成行政区划州。汉朝对边疆地区大约有三种辖治方式:一是设郡县直接管理;二是设属国间接管理后改为郡县者;三是设都护、中郎将、校尉等对西域各部、匈奴和羌、乌桓、鲜卑各部进行管理。——摘编自马大正《疆域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二北宋榷场贸易货物在“澶渊之盟”前,从宋输出的有香药、犀角、象牙及茶“澶渊之盟”后“凡官鬻物如旧,而增缗帛、漆器、粳糯”等……大量茶叶的北运,极大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铜、锡输入辽以后,大大促进了草原地区的广泛开发,加速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摘编自陈宏茂《试论宋辽间的榷场贸易》材料三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指由当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的宣慰司、知府、知州等职务。虽然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自雍正时起,清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强化了清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北宋榷场贸易繁荣的原因及主要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实施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4分)(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4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4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