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高中试卷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模块之水知识点总结(实用必备!)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模块之水知识点总结(实用必备!),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模块之水知识点总结(实用必备!)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模块之水知识点总结(实用必备!)

1、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模块之水 知识点总结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过程。2主要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蒸腾。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填序号)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5人类活动对(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二、水循环的类型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

2、,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的水量很小循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典例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夏季风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引起的降水)三、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提示实际蒸发能力不等于可蒸发量,例如沙漠地区蒸发能力强,但可蒸发量少。(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与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

3、,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量减少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河流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多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降水量增加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

4、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减少空气中的水汽,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会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会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使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五、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

5、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图所示:(2)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如图所示:2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表所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性;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明显的季节性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取决于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来源的稳定性普遍3.各区河流补给特点能力扩展: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河流补给特征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出来,掌握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特征及判读十分必要。1河流流量过程曲线与地理环境的。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4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