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4部分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课时46 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含详解),以下展示关于(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4部分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课时46 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含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课时46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课堂讲义复习任务1.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并注意辨析其易混手法。2.掌握主要表现手法的特征与效果。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19全国投长沙裴侍郎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景物描写作用相对于其他省市卷,表达技巧并非全国卷的高频考点,而是轮考点,近年来呈淡化趋势。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不聚焦于某一技巧(2016年高考卷除外),涉及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2017全国。
2、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赏句之妙2016全国甲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结构技巧知识图要活动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2)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真。(3)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以。
3、上可以参见“语言策略与技能”板块课时13修辞手法部分)(4)语义类(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风趣):双关、互文。双关。谐音双关: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思”与“丝”谐音,“思方尽”表现思念之深、之极。语义双关: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的“清白”不仅指石灰的颜色,也暗指清白的品德。互文:也叫互辞。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请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诗句修。
4、辞手法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答案比喻(借喻)借代反问对偶比拟互文比喻、夸张双关二、区分借代与借喻的区别试指出下列诗句中画横线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诗句修辞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5、望洞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答案借代借喻借代借喻借代借代两者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代的本质是“代”,而不是“喻”,借喻的本质是“喻”,是“喻”中有“代”;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相当密切;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是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古诗中常见的借代物杜康酒尺素、双鲤书信干戈战争汉唐渔樵隐逸生活汗青史书吴钩宝刀、利剑类樯橹船天狼入侵的异族楼兰边境之敌柳营军营山村隐居钟鼓馔玉权贵利禄青衫下级官吏鸟、兔时光活动二掌握主要表现手法一、借景抒情作为古诗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有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三种形式。但在平时的赏析活动中,不作如此专业区分,都统称“借景抒情”。(1)“借景抒情”中的景既可以是实景,也可以是虚景,“虚景”部。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3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