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单元测试示范卷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UN]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UN]一试题,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UN]一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UN]一

1.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子将追求富贵与远离贫贱皆视为正常人性,并特别强调“道”对二者的规范与统摄。由此可见,当时儒家()A.致力儒道交融局面形成B.义利观念蕴含中庸理性C.开始萌生重农抑商思想D.道德理念主导教化

12.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取材广泛:一是充分利用当时他所能看到的各种资料,如神话、史诗和前辈著作;二是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所得的资料,这是希罗多德的《历史》更为重要的史料来源。这说明他A.力求客观公正再现历史原貌B.写史难以摆脱神学束缚C.反对史家刻意篡改历史真相D.对史料的选取较为严格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25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