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样卷全国100所最新高考冲刺卷山东2022,查看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的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
1、2022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冲刺卷理综一
2、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
3、2024年语文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一)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中,于是,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过程中,可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未来。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的问题。
②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声誉大挫,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那么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非常脆弱而崩溃。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③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关键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用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总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成结论。这就是今天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缺乏理性论证、分析和灵感,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症状。
④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捍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犹豫的宣布为不可质疑的。如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那人们还能思想吗?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⑤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然而现代观念未必能够解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所以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且无效的。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节选自赵汀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1】下列关于“问题”的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问题指解决并存于现代和未来两时空中新老问题时所产生的问题。
B. 问题指十年以前很受信任的经济学在最近几年来声誉大挫的问题。
C. 问题指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希望人们不要去颠覆旧秩序的问题
D. 问题指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里看到的无思想状态的问题 。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段首先说明一脚踏着现代而另一脚踏进未来,既在建构现代性又参与建构世界未来,然后指出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问题,从而引起下文议论。
B. ②段承接上文首先陈述思维失效的典型环境,接着指出失效的原因是现代思维不再实用于新游戏,最后引用纳西姆言论来证明,并指出他的反脆弱思维应该更有效。
C. ③④段与②段构成对比关系,③段指出不能灵活思考问题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拒绝思想,④段指出由于没准备好思考所以现代观念被当作救命草。
D. ⑤段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且无效的观点,若用现代性理解全球,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思维对于今天的问题容易受挫就是因为它遇到了现实挑战时非常脆弱。
B. 人们因为要维持既得的收益所以在一个时代终结时被迫进行反思并接受新思想。
C. 遵循复述已有的政治正确的观念往往会把强加于人的宣传变成舆论接受的专制。
D. 本身没有错误的现代观念它体现着现代的伟大成就并且对于现代游戏非常有效。
试题答案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是解决“问题”思维失效的举例,C项是不能灵活思考“问题”的原因,D项是不能灵活思考“问题”的后果。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样卷全国100所最新高考冲刺卷山东2022的其他展示,查看完整的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的试卷及其答案请+Q群:趣找答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1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