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高中试卷

国考1号17·第17套·高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文数答案试题(更新中)

国考1号17·第17套·高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文数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国考1号17·第17套·高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文数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高中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国考1号17·第17套·高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文数答案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直接访问www.kaobufan.com(考不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国有父子互相告状的,季孙康子主张杀掉他们,孔子反对杀掉他们,认为这是不教导就杀人,是杀无事,B.孔子以“墙“山”设喻,意在表明对老百姓要悉心教化,不可采取用刑罚来解决问题的政治主张。C.孔子以“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来告诉鲁哀公,不必担心减轻赋税使百姓富足会让君王变得贫穷,D.姜太公认为治国的根本方法就是爱护百姓罢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以民为本”的优良传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算法技术本身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技术,应用时可能产生的“算法作恶”并非它固有的特性。B.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效应和尖叫效应等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心理效应。C.“信息茧房”使网络用户群体观点和看法愈加趋同,更容易丧失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产生错误心理和行为。D.人是算法的控制者和算法规则的制定者,算法应用方向和方式的选择,反映了人在利益方面的权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18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