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新高考语文,查看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的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
1、hp2022全国高考冲刺卷(一)
2、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综
3、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历史三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潼关楼①
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①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本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试题答案
【答案】
【1】运用拟人、夸张、对偶的手法( 2分,答出前两种即可),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潼关地势的险要。
【2】对山河壮丽及地势险要的赞叹;浓郁的思乡愁绪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忧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第一问考查技巧,第二问考查形象。“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这两句是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九州”本指古代设置的九个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这两句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划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扼”使用了比拟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潼关地势的险要。同时两句结构一致,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相同,使用了对偶的修辞。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词分析。首联“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颔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颈联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一个“绕”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了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最后一联,诗人融情于景,“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觉已晚,黄河之上、群山之中渐渐升起了暮霭,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显得一片苍凉。触动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愁”字包含着浓郁的乡思,因为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是在“客行”,行役之人时值“向晚”,产生思乡之念,但这里的“愁”,又不仅仅是乡思。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作者自然也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都已经清楚地显露出来,诗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殷忧。
以上就是关于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新高考语文的其他展示,查看完整的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的试卷及其答案请+Q群:趣找答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1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