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答案理综2024届,收集并整理关于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老高考和新高考的各科试卷及其参考答案,更多衡水金卷先享题试卷和答案请请关注WX公众号:趣找答案
1、2024届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全国乙卷英语一答案
2、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2024届全国乙卷答案文综
3、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语文2024届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A. 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 从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 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创造性。
D. 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2】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是
A. 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B. 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C. 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D. 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B. 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C. 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选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
D. 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用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概括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这些警告”的具体内容,再浏览选项的内容,最后做出选择。本题中,回归文本可知,“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意思是这些人认为“各国会因为淡水资源发生冲突和战争”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文段中用4500年前所发生的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和几个合作的相关事例来进一步诠释冲突是少数而合作是多数的观点。A项,将战争单独提取出是不能支持上述见解的。其他的三个选项,都是文中合作的事例,都能支持题干中的见解。故选A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然后到文章第四段找到“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再浏览选项,看是否与其一致。本题中,文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是“在未来各国很可能会因为淡水资源发生冲突和战争”,并对其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论证。文中说的是“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而B项,只说了“可再生”,并不能体现“并非无穷”,不能支持题干中的观点。从文中“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在过去的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可以推知A、C、D三项正确,且支持“另一些人”的观点。故选B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根据原文“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可知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并未减少,C项,“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选用淡水总量减少”错误。A项,推断正确,根据第一段的叙述,“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兴叹流迅速达成协议”会防止他们“很快”发生冲突,并不是完全防止,以后也可能再发生。根据第三段的论述,过去夺水争端发生的少是因为“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故B正确。根据第四段的论述“与石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言外之意就是“石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的用途是可以通过其他资源来替代的,D项正确。故选C项。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向两极移动( )
B. 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 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 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其中的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是形态、结构不相同的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自由组合,A选项正确;通常母方的染色体和父方的染色体会随机组合移向细胞两极,B、C选项错误;未发生交叉互换的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有可能移一极或移向两极,发生交叉互换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必定移向细胞两极,D选项错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1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