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英语(六)答案 【20·MNJ·英语·Y】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英语(六)答案 【20·MNJ·英语·Y】,收集并整理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英语(六)答案 【20·MNJ·英语·Y】得系列试卷及其答案,查看更多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请+下图Q群:趣找答案

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英语(六)答案 【20·MNJ·英语·Y】

2、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英语卷八答案

3、202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英语卷一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对下列词句中加粗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失散的大雁,词人的自喻,写出了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晋代张翰,词人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何人”与“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红巾翠袖”,借代,代指女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词句中加粗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C项,“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说法错误,这里是反用典故,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借此表达抗金复国之志。 故选C。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2022英语08

东汉时,人们称石油为()

A.石漆
B.石油
C.石脂水

东汉时石油名称很乱,有石漆、黑油、膏油、肥水、石脂等多种名称。
东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即在今天的陕西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
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的名称。他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鹿延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石油一词,首用于此,沿用至今。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人们已能用沥青制作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hfrose.cn/13044.html